 |
美国《反间谍法》仓促诞生 备受掣肘 |
一战前后,左派势力对美国政府的一些做法提出尖锐批评,号召人们反对备战政策。美国国会于1917年制订了《反间谍法》应对。该法确认了3项新的犯罪活动,以惩戒那些阻碍战事的人。 1919年出现了有名的“抵制征兵第一案”,该案被告查里斯·申克是美国社会党总书记。在该党散发的传单中,号召美国公民索求自己的权利,指责美国政府无权把美国公民送往国外去枪杀其他国家的人民。联邦政府认为申克在鼓动抵制征兵,据《反间谍法》对他加以指控。
申克认为《反间谍法》违背了第1条宪法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。但是联邦最高法院一致认定申克构成犯罪。霍姆斯法官为最高法院首次确定了“明显而即刻的危险”的司法原则。他指出:国家处于战争状态,申克的行为导致社会产生“明显而即刻的危险”。
|
|
所以,“明显而即刻的危险”原则,是宪法第一修正案制衡《反间谍法》的最有利武器。显然,根据“言论是否要承担责任得视发表言论的性质和当时的环境而定”原则,美国目前处于和平时期而非战争时期,仅此一条,即可证明“明显而即刻的危险”是不存在的,那么,美国政府欲动用《反间谍法》来制约维基揭秘创始人阿桑奇的胜算几率几乎为零。